前路虽远,行可将至。2023届考研已逐渐落下帷幕,优秀的智行学子也终有所获,一起来听学长学姐的考研独家分享。
个人简介:
姓名:朱淑芳
班级:2019级生物医学工程66班
录取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录取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学硕(085409)
在校荣誉:2021年5月“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1年6月“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2021年10月校院级科创竞赛金奖一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 2022年6月在《科技视界》发表期刊论文《单片机及图像识别技术下心肌梗死监测与甄别系统的设计》。
一、考研心路历程
大学之初,我就立志将充实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把努力学习的精神贯穿到整个大学生涯之中。课程学习上我一直早早到班,绝不迟到、旷课,刻苦努力,态度端正,注重学习效率,不骄不躁,稳扎稳打,讲究学习方法,注重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自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谋划”考研,从目标专业到目标院校,一层层筛选,最终确定考研目标为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硕。从那以后,便开启了辛勤的备考历程。
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我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创新和创业能力。在“互联网+”比赛中,我和团队对项目的模型的建立,论文的撰写,进行一次次讨论、修改,经过十几轮的修改、推翻、重建。我对科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先后参加了各种学术科技竞赛,并荣获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三等奖,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二等奖。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满足和快乐。为了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视野支撑我在科研道路上走得长久,我决定考研!
我在认清自己的实力后,结合自己的兴趣方向,通过研招网确定了几个院校,之后又通过微博、知乎以及向往年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最终确定心仪的目标院校。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虽然会有每天三点一线、高强度学习时的疲惫,会有复习规划滞后时的焦虑,会有对未来结果的担心,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反而很喜欢每天按部就班学习的日子,还有一路并肩作战的好朋友。对我来说,考研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质,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让我知道了原来我也可以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去努力,这段经历赋予了我面对生活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让我明白,追逐繁星的孩子永远最闪亮!
二、学习经验
高数推荐武忠祥老师的网课。第一遍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把基础的证明方法掌握。线性代数推荐刘金峰老师的课。七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强化阶段,十月份可以开始刷近十年真题,留部分数学真题作为后期模拟。
英语需要增加单词储备量,得阅读者得天下。翻译、作文、完型等可以十月份开始准备,最后是留三套真题进行后期模拟。
对于政治,要做到熟读和有印象,在做选择题时能够选出来即可。11月中旬课开始做肖八腿四,12月份开始背诵政治大题,腿姐和肖四,选一个进行背诵就可以。
根据目标院校所要求的参考书目进行专业课复习,并在网上找一些学习资源,在考研期间,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另外,不要盲目和别人比进度,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稳扎稳打,静待花开。
三、给学弟学妹的寄语
考研是一场修行,坚持到最后的人结果都不会差。如果有自己的目标,那么就朝前走、不停留。星光不负赶路人,时间不负有心人,我们终将上岸,阳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