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教育引导广大智行学子践行“求是创新 博学济世”的院训精神,自觉在凝心铸魂、健康中原、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6月27日,智行书院在多功能厅以召开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动员会暨培训会。会议由智行书院团总支书记孙媛慧主持,百余名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参加。
动员会
会议采取“线上直播+线下交流”的形式开展。会上,孙媛慧首先详细介绍了此次校、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她鼓励各实践小分队要准确把握活动定位,紧扣主题主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方案,切忌无意义的“走马观花式”实践,彰显活动特色,明确预期成果,努力实现“三下乡”成果转化。
培训会
接着,孙媛慧从实践目的、实践意义、实践流程、实践安全、实践成果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重点强调安全问题,从离校安全、乘车安全、实践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守住安全底线,以实践出真知。在答疑解惑环节中,她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选择实践主题、如何联系实践地、如何撰写实践报告等问题,解答了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明晰了实践方向。随后,她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青年人要将青春和梦想融入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用于服务社会发展中去;二是明确任务,深入学习、全面理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和实践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实践项目,及时行动起来,并积极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三是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过程中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磨砺意志品格,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青春华章写在中原大地上。
分享会
最后,李烨、王一鑫两位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负责人,从项目开展、项目总结、心得感悟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参考。李烨表示在题目的选取上,要多和老师以及队内成员进行沟通,确认题目实施的可行性,其次地点选好后要做好功课,做到万无一失;王一鑫着重强调实践与科创项目的融合,希望团队每次调研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调查的资料,将实践过程和成果凝练总结,利用多平台进行成果宣传,真正在实践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成。
本次动员会和培训会的顺利召开,为申报社会实践项目的同学提供了一次学习与交流机会,更为他们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为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参考题纲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 周年,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 、担当时代使命责任。结合河南特色,在实地实景中感受、领悟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南水北调精神、黄河精神等内涵,汲取奋进力量。
凝心铸魂宣讲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贯通,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等内容,依托校院两级“大学生骨干宣讲团”“青马班”“菁英班”,组织青年学生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
应急救护实践团。为推进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使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以理论结合实践、加大应急救护技能的普及力度,增强全社会民众的急救意识,实现“急救为人人,人人会急救”理念,以校红十字会为依托,面向全省各县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与“三救三献”知识科普。
中华文化传承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等实践活动,领会“ 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基层服务践行团。动员引导青年学生投身基层一线,组织青年学生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动,广泛开展科技推广、教育帮扶、法治宣讲、金融普及、环境保护、粮食节约、国防教育、乡村振兴等特色实践服务,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职业实习体验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学生专业方向与单位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医院、企业实际工作,加强学生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人才资源支撑,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