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行书院两千余名莘莘学子躬身扎根社会基层,以探索之姿发现新知,以求知之心沉淀成长,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本领、砥砺初心、践行使命。
为普及急救知识,近日,豫北医学院智行书院“智承医道 救预于微” 急救知识宣讲团走进侯庵村,带着专业教材与模拟教具,为村民们铺开一场 “接地气” 的急救技能课堂。20 余名医学生化身 “急救导师”,用方言讲解、现场演示、手把手实操的方式,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救命技能送到田间地头,让专业医疗知识在乡村土壤里扎根生长。
聚焦痛点 精准定制心肺复苏科普方案
实践前期,宣讲团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侯庵村居民急救知识储备情况。数据显示,大部分以上的村民对心肺复苏知识一无所知,面对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往往束手无策。为改变这一现状,团队迅速行动,将晦涩的医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农村常见场景,精心设计了以心肺复苏为核心的科普课程。从心脏骤停的常见诱因,到“黄金四分钟”的急救理念,再到具体的操作步骤,团队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简洁易懂的教学课件和宣传手册。
创新模式 打造沉浸式学习课堂
在医疗技能宣讲环节,实践团队于村委会临时搭建的教学场地内,依托高仿真模拟人、AED 模型等专业教具,系统讲授心肺复苏操作规范,重点强调意识判断、掌根定位、按压深度及频率等核心要素。为确保急救知识科普实效,成员们邀请村民登台进行模拟演练;同步设置突发心脏骤停 应急模拟场景,还原田间劳作、居家休息等真实环境,引导村民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标准化急救处置。
双向成长 践行医学生使命担当
此次心肺复苏主题宣讲活动,不仅切实提升了侯庵村村民的急救技能,也让实践队员收获颇丰。团队成员带着课本里的专业体系走进乡村,在内容讲解过程中,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村民李大妈表示: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以后遇到突发情况心里就有底了。 看到村民逐渐掌握急救技能,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医学实践的社会价值,也更加坚定了守护生命健康的职业使命。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耕基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让急救技能走进更多乡村,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力量。